物料清单中的虚项 虚项是构造计划物料清单的基本元素,是简化物料清单的一种工具。它使得物料清单既能够反映产品的制造方法,又有助于简化预测和计划的过程,从而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面讨论使用虚项的几种情况。
1)标识通常不入库,但偶尔入库的物料项目
下面以例说明。在电机生产厂,电机最终在装配线上完成。装配工在装配线上把各种子装配件装配在一起。同时,在子装配线上,装配工装配着线圈、开关等子装配件。
线圈和开关等子装配件很快消耗在最终装配过程中,成为父项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独立形态的存在,仅仅是一个瞬间的事情,所以通常没有入库的必要。换言之,不应当把它们送入仓库、登记入账,再立即取出并销账,再送到装配线上。因为这既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又不反映实际的生产过程。由于不入库,所以没有必要用物料代码来识别这些瞬时存在的子装配件。
但是也有例外。有时在电机生产过后,有剩余的线圈或开关等子装配件。这可能是由于有些机壳不合格,使产品减少了10%,或者为了补偿损耗率,而多生产了一些线圈或开关等子装配件,但却没有出现那么多的损耗。于是出现了一个难题:这些子装配件没有物料代码,如何用ERP系统来控制它们?把它们拆成原来的零件或原材料再送会库房?太可惜了。把它们暂时堆在装配工身旁,让他们记着下次再用?这样可能会越堆越多,而且脱离了ERP系统的控制。
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些子装配件送入库房,下次生产电机时再取出来使用。这样一来,就必须识别这些子装配件,为它们分配物料代码,并且编入物料清单中。但是它们的确又不同于普通的物料。为了使ERP系统能够以不同的逻辑来处理这些子装配件,所以把它们标记为虚项。
这种瞬时子装配件的出现也会由客户退货引起。拆开所退回的产品,某些子装配件,如线圈、开关等,还是好的,还可以用。于是也应当将它们置于ERP系统的控制之下,按虚项来处理。
2)标识一组不可能装配在一起的零件,以使得物料清单的结构更清晰
在产品结构的第1层上,有许多零散的小零件,这些小零件常常是那些把产品部件装配在一起的连接件,如螺栓、螺母、垫圈等等。此外还有产品说明书、保修单等文档资料。当我们买一台洗衣机的时候,就可以遇到这种情况。在产品结构上,这些小零件和文档资料与产品主要部件处于同样的层次。但是,为了物料清单的结构更清晰,常常把这些小零件和文档资料放在一个虚拟的袋子中,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给这个袋子分配一个物料代码,作为虚项来处理。
3)标识一种预测和主生产计划处理的对象
虚项用来标识一种预测和主生产计划处理的对象的应用,出现在模块化物料清单的构造中。当产品具有多个可选特征时,由于可选特征的组合,最终产品的种类可能会成千上万。此时,对为数如此众多的最终产品进行预测和计划往往都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以可选特征而不是以最终产品作为预测和主生产计划的对象,使预测和计划的项目数极大地减少。但同时,物料清单也必须重构,以支持这种方法。把和某种具体的可选特征相关的零部件划分成一组,分配一个物料代码。例如,把所有的公用件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虚项。当公用件有变化时,只需修改一份物料清单,即公用件的虚项物料清单,而无须修改成千上万份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
4)实现在物料清单中对某种物料的用光替换
在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要对其某个子项进行替换。有时是由于法律禁止某项物料的使用,如在食品或药品行业会有这种情况;有时是企业自身为了改善产品质量或降低产品成本而采用某种新物料。这时采用的替换策略是,先把旧物料用光,再替换使用新物料。此时自然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每日监控旧物料的使用情况,一旦用光,立即修改物料清单。这是一种很累的工作方式。使用虚项可以为实现这种策略提供方便,只需要把旧物料在物料清单中的子项类型指定为虚项,而把新物料指定为旧物料的子项,就可以实现一旦旧物料用光,就用新物料来替换旧物料的策略。
要把虚项像其他子项一样加到物料清单中。它可以出现在物料清单的任何层次上,但是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
当把虚项添加到主生产计划以下的层次上时,应采用以下步骤:
1)在把虚项加入物料清单时,要指明其子项类型为虚项。
2)置提前期为零,订货策略为按需订货(Lot for lot)。
3)当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展开时,如果虚项的库存余额为零,则越过该虚项直接计算其下属物料项目的需求;如果虚项的库存不为零,则先用毛需求减去库存余额,求得净需求,再展开其子项的需求。虚项一般不出现在领料单上,除非其库存余额大于零。所以,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物料清单上的仅仅是它的子项。这也正是使用虚项可以为实现用光替换策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