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管理咨询 标语展示 挂图展示 安全大全 框架装裱 标语列表 网上订单 最新动态 标语大全 发货公告 网站首页
 
管理首页 品质质量 人力资源 其它类别 生产管理 企业文化 管理知识 所有文章
卡耐基事业的顶峰---卡耐基效应二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123 发布时间:2011/2/10 阅读:455
"他本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朋友,这位老先生还活着吧?'可是他没有这样问,而是用的'间接法’:'这位老生是1840年出生的,今年可有多大岁数了?'听话人当然明白对方的用意何在,于是回答:'今年九十七岁,托你的福他还健在。'职员顿时显得极为尴尬,赶忙语带歉意地说:'是吗?恭喜你有一位长寿的祖父。'才扭转了紧张的氛围。
  "要想知道别人的年龄,直接询问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卡耐基说,"尤其是对于女士们,问她们今年芳龄几何,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侮辱。这里我向诸位提供一个成功的例子。被迫选为日本第一号保险推销员的原一起先生,常以如下的方式问别人的年纪:他先问对方:'你看我今年多少岁呀?'对话回答:'三十四、五岁吧?'原一起于是先说'你猜准了,我今年三十四',然后,他故意把对方估计年轻一些,'你呢,我看是四十二、三,对吧?''哪里,'对方很高兴的回答他说,'我四十八岁了。'”
  卡耐基指出:先用一种方法向对方敬意,这是间接法的精髓。
  "比方说,"卡耐基说,"你看见一位妇女腆着大肚子,你与其问她'你有孕么',还不如说:“恭喜你!'”
  听众席上爆发出一阵笑声。
  卡耐基继续发表他的演说:
  "我们的朋友有新旧、厚薄之分,不少朋友是由朋友介绍认识的,这种朋友称不上'老友'应该算是'新交'。对朋友的应酬,如果你和对方认识是通过另外一位朋友介绍的,而你又要和这位新朋友交往,那么你应该先把这事通知那位老朋友。假如你同对方直接交往由来已久,那又当例外。否则的话,通知你那位老朋友绝对是有必要的。
  "我有一位朋友,就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你今天给他介绍一个朋友,他明天就直接找那朋友,而且不再找机会让三个人在一起碰头。对这位朋友,朋友们给他一个外号,叫做‘直拨电话'”
  这一幽默引得台下一阵大笑。
  "对这种事情凡是有过一次教训的,'卡耐基说,"以后再也不敢介绍朋友给他认识了。因为他这种'直拨'的方式,总有一天会使你损失。假如你也冒险采取'直拨'的方式,万一对方把事情暴露出来,你的老朋友就会极不愉快的。”
  听众们都同意卡耐基的看法。
  卡耐基最后说:
  "所以,我们应该记着,假如打算去拜方某A,托他办一件事,而某A是某B在不久前介绍给你认识的,那么你要把事情告诉某B,这样做是绝对有利无害的,说不定某B还会尽全力相助。
  "同时要准备的事项还有:
  "第一,先了解对方的个性,对方是熟朋友,这事当然就不在话下了;如果是不十分相熟悉的,就有必要设法研究一下。
  "第二,接近方法,关于此点,前面已经讲过。
  "第三,预先计划好将要应酬的内容,不要临阵磨枪,东拉西扯地讲话。
  "第四,征求对方的同意,比如时间、地点等事项。
  "最后,才实施你的应酬步骤。
  "没有经过准备的应酬,成功率往往很低,并且以后会遇到很多障碍。”
  卡耐基的演讲结束了,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此精彩而浅显的讲演,既给了人们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又带给人们以语言美的享受。
  卡耐基这样的演说,吸引了众多的听众。由于人数太多,便得阿斯特旅馆拒绝招待群众聚会。旅馆的人员解释说群众过多将会对旅馆内的设施形成较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涌进的人群也向卡耐基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他的著作《影响力的本质》面世以后,他要想在演说结束后回复以往原来的生活状态,已经变得日益困难。他的崇拜者们期待他在私下的谈话中也同样具有戏剧性的色彩。
  卡耐基认识到,任何人生活在神话中是相当困难的,人们寄予这样的的人物以相当高的起望值。你的一切行为都要按照人们期待的那样去做。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公众的殷切关注。你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发生任何的失误。如果你一不小心发生了有损于你公众形象的事情,那么你的崇拜者们会因为你的失误而感到失望和痛苦。这样,你就有愧于你的景仰者了。此后,你的心将受到自责,你再也不能心安理得了。另外,你如果出名,就意味着你没有自由。无论你出现在那里,人们一旦认出了你是某某名人,便会蜂拥而至,要求你签名,要求与你合影。你将接到雪片般飞来的请柬,邀请你出席各种各样的宴会、舞会、座谈会、庆典之类。每一张请柬的东道主都是重要的,都是有脸面的,你不能拒绝,如果拒绝了你就是不给人家"面子",就是自恃清高,以后你就可能遭受惩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等着你。但是,你根本就应接不暇。如果"有求必应",有邀必赴,有约必践,那么你非给累死不可。这就是盛名之累,这就是众多的人们期望"淡泊”“宁静"的原因之所在。此外,媒体的记者们会"围追堵截"你,让你无路可逃,会没完没了地向你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会处心积累地刺探你的隐私,然后添油加醋地炮制出长期累牍的绯闻艳闻秘闻,弄得你啼笑皆非。各种报刊杂志要你供稿,介绍你的成功之道,要你谈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热点评论。总之,你是惹不起,躲也躲不脱的了。你得千方百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你得费尽心思地周旋在各种场合。单是这些烦心的事,就已经搞得你精起力竭了,你还谈得上什么再继续把你的事业发扬光大呢?
  现在,戴尔·卡耐基校友会就正饱受着这种盛名之累的苦楚。
  这位从密苏里州农场里走出来的社会名流、学界巨子,现在发现要想在盛名之累下过着游刃有余的生活,更是不可能。
  在讲台上,卡耐基依然意气风发,情绪高昂。但是,一旦步下讲坛,他就变得安静、寡言少语,与一位传授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大师相去甚远。
  他试着避免引人注目,他反复地在宴会上更换桌子,以试图避开众多的热情读者。
  卡耐基对处理这些应酬的同事提出了他的看法:
  "哈洛德,我希望你尽量避免再安排对这些邀请的承诺。在我写作《影响力的本质》一书之前,人们不会探寻我的公司,我那时只是戴尔·卡耐基,只是一个普通的讲授成人教育课程的教师,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值得在背后披露的。
  "现在,我出版了这本书,造成了奇迹般的销量。所以人们就期待我是某种'超乎世界'的与众不同的人物。然而,当陌生人遇见我,开始认识我以后,他们会发觉我其实就像他们隔壁的邻居,而不是某个具有戏剧性格的人。之后,他们就会感到失望,而这,也将令我因窘难堪。这也就是我要避免任何被陌生人邀请的可能的原因。”
  然而,回避邀请函还不能保证回复到以前的生活形态。因此在《影响力的本质》一书的畅销达到高潮的时候,他离开美国前往欧洲去了。
  但是,离开了卡耐基,"戴尔·卡耐基有效演说及人际关系组织"就开始呈现经营不善的局面。
  1939年,他不得不回来挽救他的事业。数月后,卡耐基慎重地建议大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不景气的状况。他解剖了三十五名职员,关闭曼哈顿第四十二街办公室的营业,而把生意迁到了森林丘他自己的家中。
  卡耐基课程的效应既带来了轰动,也带来了烦恼,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形都是对卡耐基事业的承认和评价。卡耐基效应不仅表现在演讲中,而且也表现在对学员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上。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评论。您的评论将被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共享,我们将对您的慷慨深表感谢。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友情链接申请〉|||||| 更多..........
24小时客服电话:「广东:13922515848」  「0769-82286226」
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莲花E区 邮编:523850
Copyright@2005-2008 东莞市锐谷网络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方企业文化宣传网 粤ICP备08012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