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莉塔离婚后,卡耐基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卡耐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婚姻生活的追求,而是在等待着爱神的光临。上帝是公正的,上帝没有忘记卡耐基的感情生活,桃乐丝的出现给卡耐基一个巨大的惊喜,也为他开辟了婚姻生活的新天地。
1939年的一天,一个极为平常的日子。
戴尔·卡耐基收到一封信,这是依弗瑞特·波柏—奥克拉荷马商学院、会计法律及财政学院的经营者波柏写来的。波柏在信中表示,他期待卡耐基为他的毕业生们提高重点阅读《影响力的本质》一书的方法,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不久,波柏亲赴纽约同卡耐基会谈。经过磋商,两人达成了基本一致的共识,开课已成为可能。接着,波柏又同卡耐基举行了几轮会谈,商讨在波柏学院里正式讲授卡耐基课程的具体事宜。这样,波柏成为第一位在商学院里开设卡耐基课程的赞助者。
仿佛是命中注定,也许是卡耐基的机遇特别好,在波柏的卡耐基课程上,卡耐基结识了一位日后成为他爱妻的姑娘,她的名字叫桃乐丝。
自从卡耐基和桃乐丝初识以后,他们就保持了联络,经常书信往来。他们两人都喜欢写信的交往方式。而桃乐丝在信中向卡耐基诉说她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种种不愉快以及心绪的波动和烦闷时,这正好让卡耐基找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卡耐基对桃乐丝寄予了深切的关怀。他当即给她回复了一封信,详细地提出了帮助桃乐丝摆脱情绪不快的意见。
"读过你的信,我对你的情况非常关切。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我向你提出一些参考性的事例和观点,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卡耐基写道,"如果我以下的话能达到这个效果,我将非常高兴"。
卡耐基不厌其详地给桃乐丝摆事实,讲道理,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桃乐丝尽快恢复好心情。他在信中写道:
"我和赫洛德·亚柏特相知已久,他住在密苏里州的卫普镇,是我多年以来的演讲事业经理人。有一天,我在克萨斯城偶然邂逅了他,承他好意,用车子送我回密苏里州贝尔教郡的故乡农场。途中,他跟我谈譬如何消除烦闷的话题。他的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我经常烦恼,但在1934年春季的某一天,我在卫普镇街上看到一个镜头,顿时使我的烦恼烟消云散。这件事情前后虽然只有十秒钟,但它却使我学会了"如何生存"的问题——比过去十年所学的收获更高。这两年来,我在卫普镇开设了一个杂货店,但经营不善,不仅赔光了我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银行的贷款,得七年才能还清。岂不得已,我在上星期六关闭了杂货店。有一天,我沮丧地走在大街上。突然,我看见对面有一个双腿俱残的男人向这边走来。他跪在装有小滑轮的木台上,两手握着短木棍抵住地面滑行。这情景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我仔细打量他时,他已穿过街道,为了走上人行道,他将自己的身体抬高两三寸,并使木台呈斜面。就在这一瞬间,我们相对了。他露出微笑,用愉快的语调跟我招呼:“早安!今天天岂不错吧!"这一刹那,我才发觉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我有两只脚,我能走路,我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连一个双脚俱残的人,都没有失去开朗和自信,而我,是个肌体健全的人,为什么还不能呢?我扪心自问,不由得涌起一股勇气。我原本只打算向银行借贷一百美元,以筹集赴克萨斯找工作的旅费,现在我却自信可以借二百美元;我原本预定先到克萨斯"找找"工作,现在却以赴该地"就职"的心情出发。果然这两项都如愿以偿了。我把下面两句话贴在浴室的镜子上,每天早晨刮胡子时都先朗读一遍:
我为没有鞋子而恼怨
在街上却见到没有脚的人
"有一次,我探问东方航空公司总经理艾迪·雷肯柏克:
‘当年空难时,你与其他遇险的伙伴坐在救生艇中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二十一天,你获得了什么样的体会?'他随即答道:
‘我从那次经历中所得到的最大体会是,只要口渴时有新鲜的水,肚子饿了有充足的食物,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抱怨的了。'
"《时代》杂志曾刊载过一位在战争中负伤的士兵的故事。这位战士被炮弹碎起伤及喉部,经过了七次输血。他写了张纸条问军医:'我能活下去吗?'军医回答:'是的。'他又问:
‘以后还能讲话吗?'军医又答:'能的。'于是这位士兵自问道:'那么,我究竟在担心什么呢?
"亲爱的桃乐丝,我们何不也来个反省'我们究竟在忧虑些什么'呢?这样,我们将会发现,我们所忧虑的,其实都只不过是一些属于鸡毛蒜起的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