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许许多多为人们所推崇的逆境成才的青年,他们的成功之路,无不是以“把
困难当作挑战”、“把压力视为动力”的自我激励而开始的。自然,生活中也不乏临阵
逃脱、畏缩不前的懦夫,在迎接挑战的勇气中也有相当的自尊成份,但总体来说,一个
青年是否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是否善于从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吸取营养,是否善于不断
地从外界自觉组织出对自己的激励,并进而把这种激励转化为上进的行动、基础,还是
在于对自己怎样看待、评价,把发展目标定在哪里和形成怎样的自我修养。许多人曾经
这样认为,没有高学历的人,成功的希望不是很大。詹妮弗·彻尼从不相信传统的成功
之路:获取文凭——谋求好职业。因此,她常常由于不遵循传统之道而受到非议。她说:
“我花不起这些时间。”她现在是房地产投资商,每年获资百万。
她在纽约州立大学只读了一年就退学了。她认为四年大学好象是中学和进入现实社
会生活之间的一段间歇。她不愿花这么长时间休息,而决心进入商界挣一百万美元。
她先进入一家缝纫厂做服装烫皱褶工人,在厂里以惊人的速度取得进步。每当有人
离开这个艰苦的岗位时,她便对老板说:“我能把活接过来吗?”后来,她开始从事销
售工作,仍是以好学和拼命的精神投入工作,三年内工资由每年八千美元提高到五万美
元。此时,她意识到在这里已干得差不多了,于是辞去工厂的工作。
她的父母和朋友都劝她回大学读书:“你别发疯了,你再也挣不到那么多钱了。”
但彻尼不听劝告,她对从宝石到保险业的销售行情进行了调查,最后加入贝奇房地产公
司。头一年对彻尼来说很不顺利,她做的几笔买卖都失败了,几乎没挣到什么钱。她白
天东奔西跑,晚上到夜校读房地产经营的课程,第二年夜校的课程上完后,她的生意开
始兴隆起来。那年她拿到一百万美元的佣金。但当她刚做完一笔最大的交易后,就被老
板解雇了。彻尼认为这是由于老板嫉妒她。
彻尼没有被打垮,她痛哭了一场后,接着又参加了夏皮罗房地产公司,仅仅一个星
期,该公司买卖的成交额就增加了一倍。
彻尼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说明:没有高的学历,人们照样能够获得成功,
在这个充满竞争也充满机会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独立公司是专为伤残人设计和生产服装而设立的,赢得消费者的好评。
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一位叫木下纪子的妇女,过去她曾管理过两个室内装修公司,并
且小有名气。可是,正当她在选定的道路上迅速发展的时候,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她
突然中风,半身瘫痪了,连吃饭穿衣都难以自理。当她从极度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清醒
思考的时候,她问自己:这辈子难道就这样了结了吗?不!必须振作起来。穿衣服这件
事虽然是个小事,但又是每天都遇到的事情,对一个残废人来说又多么重要啊!难道就
不能设计出一种供伤残人容易穿的衣服吗?
一个新的念头突然而至,使她顿时兴奋起来。她忘记了自己的痛苦,甚至忘记了自
己是一个左半身瘫痪的人。
木下纪子根据自己的设想加之以往管理的经验,办起了世界第一家专门为伤残人设
计和生产服装的服装公司——
“独立”公司。“独立”这个字眼不仅向人们宣告伤残人的志愿和理想,同时也说
出了木下纪子自己的心声:她要走一条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
木下纪子按残废人的特点及心理,设计出适合伤残人穿的服装。独立公司开张后生
意日益兴隆,有时一个季度就可销售五万多美元的服装。由于她事业上的成功,在日本
这个以竞争著称的国家,竟得到了十家不同行业的支持,木下纪子还准备把她的产品打
入国际市场。她的这一计划不仅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外国友人的帮助,
她和一家美国同行组成了一个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