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管理咨询 标语展示 挂图展示 安全大全 框架装裱 标语列表 网上订单 最新动态 标语大全 发货公告 网站首页
 
管理首页 品质质量 人力资源 其它类别 生产管理 企业文化 管理知识 所有文章
生命在于运动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123 发布时间:2011/2/21 阅读:744
人的大脑可以看成是电子计算机,因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在它活着的时候,能够
吸收、储存和运控大量的信息,但人脑的功能却比现在任何最先进的电脑强大得多。美
国加利福尼亚的大脑智力研究所的一些专家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实际上是无限的。那么
是什么因素阻碍着我们充分利用大脑如此巨大的潜能呢?关键就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给自
己编排解决一系列问题的程序,也就是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如果我们把
大脑的构造比作电子计算机,那么心态和意识就是输入的程序。
    创造成功的基本前提不但光指其它方面,精神力量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在选择控制自己的情感和与人交流思想感情方面也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利用。
这种潜能可以从人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的理解中显示出来。因为人的言谈举止、交际
水平和心律、血压、消化器官运动以及脑电波都可以受到精神力量的控制和影响。比如
有的人不幸患了不治之症,身离黄泉路不远,但一旦心态积极和精神振作,决心与病魔
斗争,该干什么就专心致志地干什么,最后竟能创造了奇迹。正因为这类事例世界各国
都有,并有案可查,科学家们正在预言: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体有能力使自身再生。
这不是指医学手段的新发展,在人体内更换各种零件,而是指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
    在精神潜力方面,我们着重讲一讲:“生命在于脑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众所周知的至理名言。然而现代科学研究的新发展认为
“生命在于脑运动”,因为人的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
    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十岁以后,每十年大约有百分之十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
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脑运
动和脑营养的适应,则每天又都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日本科学家曾经对200名20岁到80岁的健康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经常用脑的
人到60岁时,思维能力仍然象30岁那样敏捷,而那些三四十岁不愿动脑的人,脑力便加
速退化。
    美国科学家做了另一项实验,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3组:自觉勤
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初级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
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以后,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
    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的人已经死亡。
    由此可见,勤于思考、追求事业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所在。这一点有许多事实可
以说明,如:
    英国剧作家、社会活动家萧伯纳享年94岁,晚年仍有剧作问世: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坚持用脑到84岁,发明成果1100多项;
    法国的一位女钢琴家104岁还能登台演奏;
    著名黑人作家杜波依斯87岁写作《黑色的火焰》,轰动世界;
    我国著名学者马寅初一生坎坷,由于勤于用脑活到90岁;
    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开创者竺可桢,上中学时身体虚弱,还患肺病,有人断言他活不
到20岁,但他一直坚持奋斗,活到85岁,贡献卓著。
    如今健在的大作家巴金和冰心老人也说明了生命在于脑运动。
    一个人只有相信并开发自己的巨大潜能,就会具有超群的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学会不要依靠别人,因为一个总是靠别人扶持的人是不可能
获得成功的。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自己。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评论。您的评论将被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共享,我们将对您的慷慨深表感谢。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友情链接申请〉|||||| 更多..........
24小时客服电话:「广东:13922515848」  「0769-82286226」
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莲花E区 邮编:523850
Copyright@2005-2008 东莞市锐谷网络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方企业文化宣传网 粤ICP备08012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