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认错的人如此之少,而争辩的目的也不外是想显出别人的错的,所以争辩就很
不必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手法是“把一种面临争辩的事情暂且搁下”,你不要
小看这拖延的措施,原来它可以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功效,那是让别人有机会去反省自
己的错误。大多数人在感觉事情未能解决时,总要自己花点时间来想一想的,如果错误
确属自己,那么下一次你就要有所纠正,即使你嘴里没有承认错误。
有一位英国某大公司的经理,这家公司下面有很多代理商,常常写信向他投诉种种
有关代理商与代理商之间的待遇不公平的事,要求公司方面解释,但是他的应付方法,
却是把信塞进一个写着“待办”字样的文件柜去。他说:“应该立刻予以答复,但我明
白,如果答复就等于和他争辩,争辩的结果不外是对人说‘你错了’,这样不如索性暂
时不理。”
事情的最后归结如何?他笑着回答说:“我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待办’的信拿出
来看看,又放回文件柜去,其中大部分的信在我第二次拿来看时,信里所谈的问题都已
成为过去或已无须答复。”
有一位专家说:应酬的最高效果,是你绝对不使用任何强制手段而使对方照着你的
意思去做。对于完全出于自愿,比你要别人“怎么怎么”是好得多了。
自然,那些专门要别人“怎么怎么”的人会提出抗议说:
“我不是有意向别人唠叨,而是对方实在是个蠢材,如我不清楚讲明要怎么怎么,
对方就不能领悟。”
提出这种抗议的人,应该自己有所了解,你之所以觉得对方是个蠢材,是由于经常
低估对方的理解力,还是由于你的自我观念太强,一切都喜欢自己拿主意。请注意,这
两项是你做人的弱点,而不是长处,所以必须马上改正过来。
有四五位朋友组合而成的“小圈子”,一有空暇,他们就在一起玩。不久以后,其
中一位很少参加了,原来大家都没有再约他,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嫌他太喜欢拿主意,
太喜欢要别人“怎么怎么”。表面看来,在一个游乐的场合,谁要拿主意都无所谓,但
日子久了,彼此内心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阴影,觉得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玩,毫无乐趣可
谈,所以索性不再约他。
世界上很多杰出而又伟大的人物,都不是要人“怎么怎么”的。他们的本事,多半
出于“使别人自愿听从他”。
人类从个性方面分析,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计算型”、“感情型”、“理智型”,
但阿理斯的一本著作则认为,“人全是感情动物”。
照他的见解,人类一般是带着感情的成分去做事的,问题只在于他的感情成分多少
而已。
感情是人类的优点,也是弱点,利用这种优点也是弱点去进行应酬,可以说事半功
倍,因为通常一件事情大多数人都用三分理智七分感情去判定的。但有些专家说,当你
主动地为了某一件事去进行应酬时,你自己如果充满感情用事,就会失去应酬的正确性,
并且不能控制应酬场面了。
阿里斯德里斯主张,主动地进行应酬时,应该用七分理智,三分感情,这样多半是
属于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