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认为在经营中,如何答问是一门学问。要注意听清楚所问的问题,准确理解
题义。如果你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经营中答问的技巧很多,
下面举几例:
无效回答。即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做非实质性的回答。
“喂,今晚你要到哪儿去,有什么秘事呀?”
“没什么事。”(知趣者听到后即会打住)
“喂,听说小张又换了对象?”
“不清楚。”(好事者无可奈何)
“无效回答”并非真正全无效果,它可分为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
所谓有效性无效回答,即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
要对方去领悟。
如在一次足球比赛中,马拉多纳无意识地手、头并用,球进。裁判判此球有效。赛
后,有人问马拉多纳,那个球到底是手球还是头球。马拉多纳说:“手球的一半是迪戈
的,头球的一半是马拉多纳的。”
表面看来,马拉多纳的回答没有明确答案,其实一细想就可以发现,马拉多纳事实
上很含蓄地承认了那一球带有手球的成分。
——卡耐基认为,在经营中,有时就应这样含蓄地回答。
所谓纯无效回答,即答话中找不到任何答案,要想到得答案,只有到别处寻觅。
一次,有位日本记者问陈毅:“中国的第三颗原子弹何时爆炸?”陈毅答:“中国
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请你
等着看公报好了。”
经营者有时就得避其锋芒,巧妙答之。答非所问。对有些问题,要直避其锋,以求
回答得婉转和得体。比如一位家长问老师:“我孩子成绩怎么样?”
教师回答:“要是能抓紧点,他成绩不会差。”显而易见,这个学生成绩不算好,
但这位老师没有真话实说,而是委婉地用对学生的希望作答,既避免家长丢面子,也避
免有的家长迁怒于孩子。
再看下面的对话:
“上次借你钱我还了没有?”
“没关系。”
这种回答非常巧妙,既包含没还这个字的含义,又不让对方难堪,不绝情,不小气,
很是得体。
避而不答。这种方式是对付那些冒昧的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有时,某些问题自己不
宜回答,但对方把问题推到面前,保持沉默显得被动,就可以避而不答。
“听说你准备和她结婚,有这回事吗?”
“你去问‘将来’吧。”
“有人说你讲过我的坏话,是吗?”
“谁说的,你去问谁吧。”
“这个问题你要向我解释清楚。”
“当然要解释,但不是现在。”
以退为进。有些提问者或说话者语气咄咄逼人,对此,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回
答,即先把话承认下来,然后适当回敬对方。
请看下面几段对话:
“你讲什么?连你自己也不懂!”
“不错,不过我认为我懂不懂,你听起来都一样。”
“你这样子,迟早要倒霉!”
“说得在理,碰碰运气吧,也许不一定。”
“你这么漂亮,怎么还没有结婚呀?”
“是的,因为我挑得比你仔细。”
围魏救赵。这种做法不是“头痛医头”,而是绕过提问,以奇兵突袭,使对方陷入
窘境,从而为自己解围。
在一次对台湾问题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读者故意发难:“请问,贵国政府所
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我外交官员冷静作答:“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
问题的。
而我倒真是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国政府是否能具有维
持现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