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管理咨询 标语展示 挂图展示 安全大全 框架装裱 标语列表 网上订单 最新动态 标语大全 发货公告 网站首页
 
管理首页 品质质量 人力资源 其它类别 生产管理 企业文化 管理知识 所有文章
人的价值观开始发生某种变化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123 发布时间:2011/3/21 阅读:374
然而,巧妙的是物质奖励以精神奖励的形式出现,两者融为一体,促使职工发挥积
极性以获得这种“物质的荣耀”。当然,这种激励形式的成功与日本企业长期宣传的以
公司为家的强烈内聚力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国内,生活条件正在迅速提高,人的价值观开始发生某种变化,而中华民族
意识的传统又是重视精神世界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交融的
激励形式尤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任何低估群众觉悟或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原
则却是行不通的。
    任何事业成功的保障,首先是为之奋斗的人必须怀有必胜的信念。每个管理者必须
使其下属对自己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毫不怀疑,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
都具有这种非常宝贵的自信心。成功的管理者总是千方百计地让他的下属相信,以你的
才能,出色地完成该任务是绰绰有余的。
    推崇“一分钟管理方式”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兰查德指出:“自我感觉好的
人,工作必然有成效”(《一分钟经理》)。所谓良好的自我感觉指的就是自信。蒙哥
马利曾经说过:“在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是‘人’。各级指挥官必须……
    具备鼓舞下级树立信心的性格与能力……足以使他们在成败未决时保持坚强的决心。
一个指挥官所具有的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也许就在于他在计划与作战行动中传播信心的
能力。”
    (《我的指挥原则》)
    是的,信心是采取其他激励手段的基础,如果丧失了信心,就无激励可言。
    卡耐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做到有的放矢,旗帜鲜明,让目标或口号起到积
极的作用。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例如: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命令杜聿明率所部组
成中国远征军在美军史迪威将军指挥下赴缅对日作战。在战场上,史迪威每每阻挠杜聿
明的作战计划,使中国军队屡失战机,几乎被日军全歼。原来,盟军要求中国出兵的目
的是掩护英国军队撤退,蒋介石则是为了保住南亚的港口以便接受外援并对盟军做出某
种让步以争取自己在局部战场上的指挥权。目标矛盾,使杜聿明陷入混乱之中,无法与
敌交战,最终败退回国。
    目标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应该由管理者通知下属人员,为他们的行动确定方向。
这一点本无可争议,然而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它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传达
给执行者。
    目标有具体与大致的区别,对于一个新来的、不了解情况的执行者,管理人员必须
耐心地告诉他,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而对于一个长期在同一岗位上的下属来说,过细的
目标指示则如画蛇添足无疑。对后一类人最好只是规定一个大致的范围,这位聪明的下
属必然会凭借以往的经验安排自己的工作,其结果会使你感到满意。现在一般认为目标
越具体越好,这是一种偏见。比如罗杰·福尔克就说过:“如果你只是笼统地、夸夸其
谈地提出目标,你就不能指望下级会很认真地对待它。”一般说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但对于那些长年累月做着大同小异的工作、且熟悉你与你的管理风格的人来说就不适应
了,因为他自己完全有能力把所谓“笼统的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具体目标。
    目标也有现实与宏伟的区别。要求一个下属做好一件工作,必须给他一个实实在在
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他确实可以完成,而不是那种一听说就会摇头、怀疑自己是否有能
力做、很有可能被吓回去的工作,那样将无积极性可言。但也绝对不能排除某种带有一
定困难的宏伟目标,因为这种目标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引起被管理者极大的热情和
战胜困难的斗志,这就能够调动起人的积极性。
 
 

      欢迎您发表自己的评论。您的评论将被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共享,我们将对您的慷慨深表感谢。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友情链接申请〉|||||| 更多..........
24小时客服电话:「广东:13922515848」  「0769-82286226」
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莲花E区 邮编:523850
Copyright@2005-2008 东莞市锐谷网络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方企业文化宣传网 粤ICP备08012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