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哪一类目标:具体的、笼统的、现实的、还是宏伟的,首先都必须是明确的。 笼统并不是含含糊糊,宏伟的也须是具体的。含混不清的目标会使下属在关键时刻无所 适从,这样的管理是必定要失败的。蒋介石对杜聿明指挥就是例证。 美国的布兰查德曾经举过一连串体育运动的有趣例子来说明目标明确的重要性。首 先是保龄球游戏,他经常看到单位里有一人去打球,他走到端线把球滚了出去,他为球 击倒所有的瓶子,而高兴。但是上班时他为什么没有这股热情?因为他不知道木瓶在哪 里。对大多数经理来说,要让下属干什么,心里还是要有底的,只是懒得以通俗易懂的 方式把底交给别人。他们认为下属是应该知道的,这就象是一种不实际的保龄球游戏, 木瓶树起来了,可是球员去滚球时,却发现一道屏障遮住了木瓶,当他滚出球以后,虽 然听到了木瓶倒下的声音,却不知道究竟击倒了多少木瓶。问他滚得怎么样,他会说 “我不知道,但觉得还不错。”打高尔夫球也是一样,如果让一个人晚间去打高尔夫球, 他会感到好笑,连标杆都看不见,还有什么兴趣?看足球比赛更是如此,布兰查德这样 发问:“在星期日下午或星期一晚上,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两个球队 在场上跑来跑去,可场上既没有球门也不计分?”目标不明确积极性是无法发挥的。 宏伟的目标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可以以生动、有力的口号表达,因为生动的口号往 往能够有效地激励人们的斗志。 口号无疑会对调动人的积极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岳飞的口号“还我河山”则 不知激励过多少民族英雄为祖国而献身。 口号的作用就是要造成一种气氛,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随时准备或正在以满腔的热 情投入工作,对于经营者来讲,不也是如此吗? 竞争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物界,人是竞争的优胜者。在人类 社会中,竞争迫使人类努力履行客观环境及人类本身。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战斗就是最激 烈的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是以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竞争仍然有其发挥 积极作用的一面。当然,这种竞争与资本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以促进双方改进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而不同于资本主义旨在消灭、吞并对方的竞争。 在极“左”思想干扰下,中国十几年“吃大锅饭”的局面,打击了人的积极性,经 济建设损失重大。事实上竞争与计划经济毫不矛盾,它可以促使建设者更好地完成计划 甚至超过计划。列宁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竞赛是非常重视的,认为推动经济向前发 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竞赛。他说:“社会主义不仅不窒息竞赛,反而破天 荒第一次造成真正广泛地、真正大规模地运用竞赛的可能,吸收真正大多数劳动者参加, 使他们能够在这种工作中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天才。” 鼓舞斗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胜利。辉煌的成就可以激励人们克服重重困难争取下一 个成功,这下一个成功往往是更大的成功。一点一滴的成效也能够使人于工作中得到无 限乐趣,从而热爱工作、认为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须知乐趣是非常重用的,因此“要 让工人们感到自己是在做工作,而不是做动作。”以成功作为动力,我们称之为成绩反 馈。 抗战时期,沪宁失陷,悲观投降论调曾猖狂一时。但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以疲惫 “杂牌”之师大败日军精锐板垣、矶谷两师团。捷报传来,欢声鼓舞,坚定了抗战的决 心,投降论调顿时减少。抗日战争初期,类似的战役还有许多,如平型关之战等。所有 这些战役对激励抗日军民的斗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