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不愿抛头露面的人,有一次发现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张他极不愿公开的个人照
片,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编辑。他并没有直接了当地写,“请你不要再刊登我那张照片,
我不喜欢它。”他诉诸于一项高贵的动机。他诉诸于我们每个人对母亲的尊敬及喜爱的
心理。他写道,“请不要再刊登我那张照片。
因为我母亲不喜欢那张照片。”
当约翰·洛克菲勒希望阻止报社的摄影记者拍摄他孩子的照片时,他也同样针对一
项更高贵的动机。他没有说:“我不希望他们的照片被刊登出来。”他诉诸于我们每个
人心中避免伤害小孩子的那种欲望。他说:“你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脾气。
你们之中,有些人自己也有小孩子。你们都知道,小孩子太出风头,并不太好。”
在这方面,卡耐基的学生托马斯确实做的比较成功,大家不访看下面一个真实的例
子。
某家汽车公司的六位顾客,拒绝付服务费。并非每一位顾客都对整个服务费表示拒
付,而是每人都宣称他有某一项帐目发生错误。每一位顾客,在每项服务工作完成时都
曾签字,因为,公司知道那些服务工作确实做过了,他们就如此对顾客说明——这是第
一个错误。
以下就是该公司贷款部人员,催讨这些过期帐款的作法。
首先,他们分别拜访每一个顾客,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他们是来收取一项早已过期
的帐款。
其次,他们明白表示,公司是绝对无条件地正确;他们是绝对无条件的错误。
再者,他们暗示,公司对汽车的认识比他要深得多。因此,到底还有什么好吵的?
最后,他们便吵了起来。
事情发展到最后,贷款部经理已经打算开始打官司,幸好,这件事引起了总经理的
注意。他调查了这些欠帐的顾客,发现他们以前都是很快就把帐付清,享有很好的名声。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对——收款的方法有很大的错误。于是,他把托马斯叫到面前,叫
他去收取这些“无法收回的帐”。
托马斯先生是晕样去做的,他回忆说:“我去拜访每一位顾客,同样也是为了要收
取一项早已该付的帐款——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款项绝对没错。但我完全不提这些。我解
释说,我奉命来查看公司做了些什么,或什么事忘了做。
“我明确表示,在我听完顾客的说明之前,我没有什么意见。我告诉他,公司并不
是本身绝对没有错。
“我告诉他,我只对他的车子有兴趣,他对自己车子的认识,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
都要深;他是这方面的权威。
“我让他尽量谈话,我听他说话,表现出很有兴趣而同情的样子,这正是他所需要
的——也是他所盼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