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学生在黑板报上登出了自己的格言:“一个人不伪装已算是难能可贵了。
如果天生小器,便承认小器好了;如果天生实际,不爱谈什么理想,便不谈好了;这是
一个自私的社会,既如此,大家都自私好了,不用假作高尚。”如果这也算作格言的话,
只能把它归入自私者的格言之列。不,固然可贵,但承认小器、不谈理想、宁愿自私而
不想改变自己的狭隘,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未必就是真诚。真诚不但要承认自我的实存,
更要追求自我的应当,即实现具有社会责任的人的本质。按照责任的要求去做人,并非
“假作高尚”,那只是做人的起码条件。
卡耐基认为,真诚应该包括坚持真理、改正错误的精神。
人生处世,难免有错。一个真诚的人,应该是襟怀坦诚的。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就能正视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错误的原因。抓住机会,改正错误,回到真理
方面来。这种回到真理的精神,是为人真诚、正直的表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可以说,
它甚至比认识无误还纯正。如果一个没有犯认识错误的人,除了判断正确、头脑精明以
外,得不到人们的其他赞美;而一个能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人,则不但表明他的理
解正确、聪明,而且表明他为人真诚、光明磊落。
卢梭就对人的真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曾经批评过某些写自传的人,“总是要把自
己乔装打扮一番,名为自述,实为自赞,把自己写成他所希望的那样,而不是他实际上
的那样”。他的批评不但指某一些人,也包括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蒙田
把自己的散文称作“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描画出来,绝不打扮一番才和世人见面。
实际上他的几篇“自画像”,都是轻描淡写一些弱点和缺点,以致用这种描写来烘托自
己性情的高尚。他口说不想为自己树立雕像,实际上却用了十几年的功夫精雕细刻地描
画他的那个可爱的“自我”。卢梭就对他的不袒诚感到很厌烦,针锋相对地提出:
“决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可耻之事的。”这个警句当然要比那句“人都是有缺点的”
话严厉得多。它不仅肯定人都是有缺点的,而且进一步指出人都有“可耻的事”。
一个人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不困难,但是要其公开承认自己有可耻的缺点和错误,却
需要有高度的真诚和勇气。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在严于解剖自己,把自己的真实揭露
在世人面前。对照蒙田看卢梭的《忏悔录》,我们就会看到一种自我解剖的真诚。卢梭
坦率自陈,述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和品性人格。他把自己扯谎、偷窃、下流、
叛逆和卑劣的内心隐秘活动,都如实地揭露在世人面前。正如卢梭自己所说,“当时我
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
厚和道德高尚。”他不愿意留给世人一个虚假不真实的卢梭。他宁愿别人取笑他、骂他,
知道了他的一切缺点,也除去为人处世的虚假。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自我形象不但表现
得惊人的真实,而且表现着纯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