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经商,总是漫天要价,以假充真,一味地靠不正当的手段赚顾客的钱,他们
以为这是“发财”的捷径。他们忘了,这种做法可以蒙骗少数顾客,但你不能永远蒙骗
所有的顾客,“西洋镜一旦被捅破,倒霉的还是自己。”而真正聪明的经营者都懂得,
办商业靠的是信誉,以诚待客客自来,顾客的信任才是商店生存的基础。
长春有个百货商店,曾有过这样两件事。
一天,一位顾客到五金部柜台要买一个规格特殊,不常有货的小垫片。营业员找遍
所有装小零件的盒子,花了十多分钟,还是没有找到。于是,营业员微笑着拿出两个规
格相似的小垫片,耐心地教这位顾客如何代用。其实这种垫片的价格,每个才一分五厘
钱。
同时在这个柜台上,另一位顾客要求买一台进口电视机。
在顾客挑选时,营业员实事求是地向他介绍进口电视机结构、性能、优点和缺点。
当这位顾客一听进口电视机也有不足之处时,便犹豫了。营业员接着又向他介绍了国产
电视机的缺点。这顾客把两种电视机一对照,越发拿不定主意。这时,营业员便诚心诚
意地对他说:“一台电视机要花很多钱,你暂时决定不了就先不要买,回家商量好再来
买也不要紧。”顾客感激地说:“好、好,你们和顾客真是一个心眼啊!”
一分钱的小生意,想方设法把它做成,几百元的大买卖,却让顾客多考虑考虑。这
是灾个商店的宗旨。他们的营业员做生意不光图多卖钱,而是处处、时时为顾客着想,
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有一片诚心。象这样的商店,信誉怎能不高,顾客怎能不欢迎。据说,
许多远道而来的顾客,宁可多跑一些路,也愿光顾这里,因为在这里花钱能买来“满
意”。而正是顾客们所需要的。
如果售出的产品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怎么办?正确的作法是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这样,不仅企业的名声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反而会给企业赢得信誉,使坏事变成好事。
我国有个生产自行车的厂家,有一次,这个厂的质量检验组发现个别自行车在矫正
时出现前叉断裂的现象。检验部门把情况反映给厂长,厂长亲自带头检查原因。结果发
现是从钢厂进的60多吨钢管中混有不合格的钢管。可是用这些钢管制成的成品,半成品、
库存有几千箱,已发出的货也都运往各地了。厂长当机立断,对所有成品、半成品和库
存整车全部封查。对各发货单位急电函告停止出售。接着领导职员对厂内库存进行大翻
箱清查,同时又派出46位同志到外地经销单位追查。花费了巨资和精力,最后查出混钢
前叉27只。
他们的这一做法。使各经销单位大为感动。不仅没有降低半分信誉,反而赢得了更
高的信誉。
另有一家国产彩电厂,一次一位用户来信说:“正看着电视,突然在荧光屏上出现
一道白烟,随即图象便消失了。”工厂经检查发现,问题发生在进口的滤波器上。有的
同志算了一笔账,一年共卖出电视机8万台,其中有40台出了毛病,返修率不过万分之
五,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完全可以不予理睬。然而,厂领导却认为,对厂里来说
是“万分之五”,对用户来说却是万分之万。因此决定把卖出的8万台电视,全部为用
户换下滤波电容器。但是,这8万台电视机已销到28个省、市、自治区,都挨个换下电
容器谈何容易。有人主张给找上门的修理,没找上门的就算了。厂长却不同意,他们组
织该厂在全国的126个维修点出面,在当地报刊电台上登广告,请买了这批电视机的顾
客一律到维修点,免费更换电容器。最后经过核算,厂里拿出100万元作为修这批电视
机的费用。表面上看,他们虽然在经济上受到一些损失,但却在全国赢得了对用户负责、
质量第一的好名声。有的厂家却不行,他们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对顾客坑蒙拐骗,
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真正的经商却要诚实,待顾客如上帝。
包玉刚是香港的华人企业家,被称为当今航运界的“世界船王”。他拥有的商船甚
至超过了苏联的国家商船队,达到一百多艘。他的“环球航运集团”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各大洲,船队航于世界各大海洋,他的财富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说他曾经考虑买下一个
国家。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愿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因为害怕由于不知所
措而引起心脏停止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