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人格特征事实说明,对于人格缺陷和社会不良现象,不能
只看作是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问题,而应当从心理态度方面作进一步探讨,才能抓住
问题的实质。
如今有些发了财的“大款”争相摆阔斗富。30万元一条狗,有人会买;40万元一桌
宴,有人敢摆;至于上万元一双皮鞋,更是屡见不鲜。为什么这些“大款”们要如此摆
阔斗富呢?根本原因不是钱多了烧得发昏,而是精神上的极度贫穷与物质上的富有,使
他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唯有摆阔斗富才能寻求一点心理平衡。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为某些“大款”着想一下:文人名士可以通过出书、办展、
主演而名利双收;领导者可以通过讲话、报告、电视上露脸、报纸上占版而表明地位,
而“款爷”们自己总觉得不在花钱上风光风光,岂不埋没了自己的价值?所以,这种人
格缺陷主要不是由于不明事理而是由于精神贫穷、心态不良所导致的。正如一位摆阔的
款爷对指责他的人说的:“荒唐?什么叫荒唐?不买狗,我买什么?!”
如此解释倒也是实情真话。这位摆阔的款爷因为心态不良不以为自己荒唐,同样,
在心态不良而又没钱摆阔的人看来这不是什么荒唐事而是实在令人羡慕!
与此相反,象李嘉诚、霍英东这样的企业家,其财富数以亿计,但他们决不屑于拿
几十万元去买狗,去摆宴,而是拿出巨款去资助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和残疾人的福利。
这种大仁大义、大善大智的人格和举措,是基于深刻理解社会与人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
素质。
显然,心理态度不同必然导致人格与作为的不同,而且会有天壤之别。不良的心态
是形成不良性格与不良人生的主要根源,一般容易造成胆怯、懒散、虚夸、嫉妒、过分
的自我批判、过分的自我膨胀、思想狭隘片面、缺乏兴趣和想象等人格上的缺陷,在对
待别人的态度上会有如下的表现:
其一,对强者或权威一味表示迎合、屈从和依附的态度。
这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信任和服从,而是一种没有自己头脑的胆小鬼和奴才
式的态度;当面阿谀奉承,背后又表示不满,一旦地位上升,有点权势和依靠,就象媳
妇熬成了婆子似地变得神气活现。
其二,对别人采取挑剔、盘查、贬低的态度。对别人的打算和隐私总有一种不可遏
制的兴趣,而且总想把打听到的情况与自己相比较,一天到晚总是窥视别人的一举一动。
对别人的缺点竭力指责,以衬托自己的高明;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嫉妒得要命,以此来
寻求心理平衡。这种人总是庸俗而愚蠢地发泄对别人的不满,主要是为了避免感到自己
的卑微可怜。
其三,没有自信心的人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报复性的倾向。
因为这种人内心虚弱,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也就必然对别人讽刺挖苦,打
击报复,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以此来掩盖自己的不良素质,他们往往倾向于自卑或自
负以及庸俗狭隘的斤斤计较。这种人格缺陷既有害于自我发展,也有害于人际关系。
相反,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具有真正的自信心而不是虚荣心,他不只是自己有信
心,有较高的追求,而且具有充实的文化气质和坚强的人格力量;同时也会实事求是、
宽容大度地认识和对待别人。这样的人,也许不把功名成就、职务地位看作是最重要的,
而是把“真实做人”和“积极生活”这个特征看作是最重要的。内在的充实感和自信心
使他能够坦诚地正视自己,面对现实,以健康而平衡的心态做人处世。因而,他不必也
不会做作地讨好别人,引诱别人,依附别人;他不必也不会挑剔别人,欺骗别人和攻击
报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