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着人人想得到的功名成就,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
照亮世界的太阳。重要的是活得潇洒,自我实现——卡耐基要勇敢地面对这样一个不会
改变的对于任何你想尝试的新事物来说,总有某些人是比你更在行,更有成就的。如果
凡事只想必须成功,这就无法避免害怕失败的心理,就会感到走向成功的路越走越窄,
必然会自我挫败。世界上比我们能耐大的人有的是。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
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读过曹雪芹
《红楼梦》的人,还想写小说吗?——
为什么呢?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
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世界和人生也就不会这么丰富多彩了。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
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
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
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
展和幸福美好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街头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
科的人们,那些只是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们,根本不在
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
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
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任何成功总是相对的、有限的,而求知欲和求新欲使他们意
外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所以成功的机会也就往往是给这些人准备的。所以求知胜
于求成的人反倒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求变创新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美国作家阿龙在他所著的《宽容》一书里写道:“在
无知的山谷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用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人们囿于一定的社会环
境或生活习惯的时候,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和惯性。一方面极易满足,另一方面是安于
现状,不思变革,并且会不自觉地充当旧价值观念的卫道士。这是所有封闭社会的通病。
也许有人会认为他的话未免太尖刻,他怎么能讲我们“无知”?但细细想来,此话确实
很有道理。
早些年,当我们为几亿人口能吃饱肚子而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候,
我们全然不知欧美发达国家仅用了占人口总人数百之分之几的农业工人便养活了全国所
有的人,并有大量农产品出口到不发达的国家。曾几何时,为了能得到一只“铁饭碗”,
人们竭尽全力地要挤进已经人满为患而又永远不会到站的列车。而今天,竟有许多人不
再稀罕这个虽然“饿不死”却又“吃不好”的“铁饭碗”,甘愿选择有风险的“瓷饭
碗”。……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新的机会,可以带来一个新的世界,不跨上
这一步,那就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当然,“跨出这一步,那就永远不能主宰自己
的命运。
当然,“跨出这一步”并一定就是跳槽、辞职、改行,但人生的丰富和成功必须是
求变创新,走自己的路。“小狗也要大声叫”的“大声”,不一定是成就高、名声大,
而一定是属于自己求变创新的叫声。
许多人之所以凡事都害怕失败,主要是由于心态消极、意识自卑,同时也和过于看
重事情的成败而看轻自己的选择有关系。结果就那么极端重要吗?把话说穿了,每个人
的最终结果都不那么美妙。必然死亡的阴影可以给人可怕的威胁,让人整天灰心丧气,
悲观消沉;但也可以促使人惜时如金,积极努力,提高人生效率,追求一种充实而有意
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