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劳动、工作是获得幸福的源泉,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因此,事业要获得新的成就,人们要得到新的幸福,必须依靠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活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音,创造使人类更添光彩,使人生更具有价值,它是人类获得新的
幸福的永恒动力。
提到创造,有些人总是觉得神秘,似乎它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办到。其实,创造有大
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
在当今,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人
们在事业上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会不断产生,在为新的事业创造奋斗中,实
现了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标,就会产生新的幸福。创造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幸福
是没有终点的,人的幸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
所谓创造,无非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意思,“创者,始造之也。”创造过程
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新东西,而不是原来某种东西的再现。这就是说,创造性就是非重复
性,创造意味着发现、发明、革新,它标志着突破和前进。
创造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
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在世上的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的活动是积极的、创
造性的活动,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种创造着历史的主体。
在世界上,除了人以外的各种生物(包括高级动物),都必须按照自然界给定的范
围规划它们的生活,只有人可以突破这种范围。人作为自然界的主人,为了不断满足自
身的需要,不仅按照万物直接的自然效用来加以利用自然,而且经常改变它的天赋形式,
创造出各种新的物品。人的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自从人类产生以来,
作为人的活动对象的自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世界已经不再是亘古未变的洪荒世
界,而是作为主体的人世世代代创造的结果——“人化”的世界,它到处打下了人类意
志的烙印。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创造力的巨大威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创造的王国里,
我们人类作为主体是不折不扣的国王。这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说的:“是我们创
造了价值,是我们的欲望授与了价值。在这个王国里我们是国王,如果我们向自然界卑
躬屈膝,我们就降低了自己国王的身份。应该由我们来决定高尚的生活,而不是由自然
来决定”。人作为主体不仅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和人类社会,而且创造了主体自身,
创造了人本身。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成为活动的
主体;也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使人离动物界越来越远,成为“万物之灵”。总之,
人作为主体的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创造性,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动的创造能力。我们赞扬
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是因为他们对造福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创造性的贡献。
而事实上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无论是杰出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都具有或大或小的
创造能力,为人类历史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创造性贡献,都是“创造王国的国王”。
创造和幸福是什么关系?创造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
创造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创造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宁创造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
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
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
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
造和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造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为什么说创造是人类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知道,幸福是人们在进行物
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
满足。然而怎样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靠劳动、靠工作,为事业
奋斗。而人们需要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对幸福的新的追求,就要靠创造,创造新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要深入理解创造和幸福的关系,就必须探讨研究人的需要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