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志向,远大的理想是实现幸福的前提,但还不是幸福的实现。志向、理想总 是同美好的未来相联系的,它是对美好未来可能性的构想、预见和向往。但志向、理想 只是可能性,不是现实性,虽然它不同于空想和幻想,它是建立在客观规律性基础上的 现实可能性。但是可能性要转化为实现性的关键在于要有条件。勤奋是崇高志向实现转 化的根本途径,是远大理想向现实转化的根本条件,这正如古人所说: “奋与愤盛衰之本,勤与惰成败之源”,“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 下古今之智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有人认为,成功在于天才。其实天才与勤奋是不可分的。 所谓天才,首先是勤奋的人。我们承认人们的天赋有差别,但是,能够成为天才, 关键在于勤奋。鲁迅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巨匠,用他自己的话说:“哪里有天 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家郭沫若认为: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 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著名桥梁设计大师茅以升总结他一生科技工 作的经验时,得出的结论是:“勤奋就是成功之终。”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体会是: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因斯坦说道:“人们把我的 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所以,我们赞赏一个人的天 才和聪明时,首先应该赞赏他的勤奋。这是因为,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你要想取得成 功,那就要变得勤奋起来。你要想获得幸福,那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著名画家达·芬 奇说的好,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睡,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有人把成功寄希望于灵感,这是不聪明的。因为灵感是一位“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 人”。它是在勤奋中产生,也只能与勤奋同步前进。世界上确实存在聪慧的诗人,出口 成章的才子,挥毫而就的画家。可是,他们惊人的才能,都是勤学苦练的产物,长期积 累的结果。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观奇书”,而后才能“日试万 言,倚马可待”。 白居易五岁学诗,九岁谙声韵,十五岁“节读书”,所以才能写出“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伟大诗篇。外国著名大文豪莎士比亚、但丁、歌德、巴尔扎克等都是 “奇才神写”,但无一不是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 有人把成功寄希望于幸运,这也是幼稚的。达尔文认为: “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勤奋的人。”英国作家勒考克说: “我相信幸运,而且我发现,我工作愈认真,我的运气愈好。” 这就是说,幸运也是特别偏爱勤奋的人,它与勤奋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可否认某些 人有可能凭运气能谋得一份好差事,但却不能凭运气保持它。有了良好的机遇,如果不 勤奋努力,这机遇迟早也会丧失。 有人把成功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这更是不切合实际的。 事业的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创造奋斗。别人的支持帮助固然需要,但外因只是条件, 内因才是根据,再好的外因也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 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事业的成功,幸福 的实现,既不能靠上帝的恩赐,也不能仰仗别人的施舍,要靠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古 代波斯文学家萨迪在他的名诗《蔷薇园》中这样写道:“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 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 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懒惰是失败的病根。我们宁愿以百倍的勤奋去争取一分成功, 也不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我们赞赏勤劳,是因为它不但能启迪人的聪明才智,开阔 人的视野,而且只有它才能创造一切财富,完善发展人类自身。勤奋是人体的电源,它 能使你的生命闪光发热。 赞赏勤奋,就要培养和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 青年人渴望成才,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这种志向和理想值得赞赏,但是,它的实现 需要付出艰巨的,有时甚至是毕生的努力。如果把成才的愿望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 付诸辛勤的耕耘,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