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有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人就唉声叹气,
激流而退;有人则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然而,错误和失败并不因为人们的不快、悲叹、
惊慌和恐惧而不再光临。相反,怕犯错误,怕遭失败,却往往会犯更大的错误,遭更多
的失败。所以,对待错误和失败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人们在实践中为什么会犯错误,遭失败,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认识论要求我们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应该指出,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统一,只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统一,特别是
在较大的范围内和比较复杂的问题上,这种统一往往要经历迂回曲折、多次反复才能完
成,要经历一个由不统一到统一,由低水平的统一到高水平的统一的过程。这是因为从
客体方面来说,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近似性,客体发展的无限性和过程性决
定了这种统一的暂时性;从主体方面来说,主体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这种统
一的相对性。离开了或者不能保持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犯错误,遭致
失败。
人们在实践中遭到失败,除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外,还有诸多主观原因,主要
是:
决心不大,信心不强。有没有决心和信心,这是事情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古人云: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缺乏决心和信心的人,往往忧柔
寡断,常常错失良机,这正如俗话所说“太刚则折,太软则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
有自信,那么,他就会连一点小困难也克服不了。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说道:
“大石拦路,勇者视为进步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只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树立必胜的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一定会获得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又何尝不是
如此呢?
急躁轻率,盲目蛮干。有些人不研究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不了解其发展规
律,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情轻率地盲目地蛮干,结果遭到了失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想快反而慢。”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进程,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只有那些勤于思考,善于安排的有
心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坚强
意志,不能被困难所吓倒。闻名于世的大作曲家贝多芬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
不利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从事任何一项事情,先要决定志向,志向决定以后,就
要全力以赴毫不犹豫地去实行。
骄傲自大。自卑,不会有出息;自大,非坏事不可。人贵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自
负,对己有害无益,对人对事有损无补。在我国古代,最崇尚谦虚,力戒骄傲。《尚书
·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一个人之所以犯错误,往往不是因
为他什么都不懂,而是因为他自以为什么都懂。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
礁。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
犯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是坏事。错误和失败造成的困惑是痛苦的。但是,在
迈向成功的道路上,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