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
“当你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
得很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
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述说某种感觉、态度或信
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
‘这不合道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
其他人具有样的意义。”
有一次,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我家布置一些窗帘。当帐单送来时,我大吃一惊。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我,看到了那些窗帘。她问起价钱,而后面有得色的说:
“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真的吗?不错,她说的是实话,可是没有人肯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因此,
身为一个凡人,我开始为自己辩护。我说贵的东西终究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以便宜的
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等等。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开始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得很热心,说她希望家里负
担得起那些精美的窗帘。我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说句老实话,”我说,“我自己也
负担不起。
我付的价钱太高了,我后悔订了它们。”
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
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
塞进我们的食道……
两千年以前,耶稣说过:“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
在耶稣出生的两千年前,埃及阿克图国王,给予他儿子一些精明的忠告。今天我们
极为需要这项忠告。四千年前的一天下午,阿克图国王在酒宴中说:“圆滑一点。它可
使你予求予取。”
换句话说,不要跟你的顾客、丈夫,或对手争辩。别说他错了,也不要刺激他,但
要运用一点外交手腕。
因此,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应当牢记的一句话就是:
“尊重别人的意见。切勿指出对方错了。”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
而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