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生产管理应着重解决的新问题及研究建议 从生产组织的角度看,顾客化大量生产管理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研究什么样的产品、或产品制造过程中从哪一阶段起适台于按顾客化大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顾客化大量生产有它的适用性.如果不按其自身规律和顾客观条件组织生产,将难以取得预期结果。
2)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顾客定义和需求管理策略。传统的营销战略将消费者置于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市场细分。其产品定位阱顾客群为对象。顾客化大量生产要做到“一对一”的请足顾客需求,需要重新定义顾客,重点研究顾客的类型和需求特征、识别顾客定制需求的方向以及对顾客定制需求的订单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等。
3)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过程组织方法。由于传统的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原则都不能很好地适应顾客化大量生产的要求,因此要研究能够大量生产“一个一样”产品的生产系统设计与建模的指导原则,研究建模方法和优化算法。
4)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生产计划生成机制和模型。顾客需求是随机的。为使之成为稳定物流的驱动力.需要解决需求的随机性和生产过程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因而要研究如何把零乱的订单信息快速转换为生产指令,研究识别顾客化大量生产对生产计划和执行信息要求的方法,结合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提出解决方案,建立相应的计划体系。
5)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生产能力管理研究。顾客定制化需求随时变化.顾客化大量生产的生产系统的能力管理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为此要重新定义生产能力.探讨通过供应链管理的方式。把生产能力的概念扩展到企业外部.找到快速形成生产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6)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生产控制研究。根据传统中的生产控制因素在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发生的不同变化。要研究顾客参与生产制造过程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哪些是由企业控制、哪些可由顾客控制的因衰,找到适用的生产控制方法。当然还有许多其它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为解决这些新问题,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不揣浅见提出以下几个研究同题。
1)定性分析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对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方法的影响,抽象出传统生产管理不适应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的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再根据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结合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建模分析与优化,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2)从研究调整准备时间共享(setup time sharing)和工艺路线共享(Process routine sharing)人手,研究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多数情况下,产品多样化可能体现为装配工艺路线的多样化,为减少品种变化带来的成本上升。在加工工艺路线上则尽可能实现共享。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单纯减少词整准备时间,而是多种产品如何共享词整准备时间,如何共享加工和装配工艺路线。这样便可减步设备调整次数、节约调整时间,取得接近大量生产连续性的效果。通过进一步提炼,归纳出新的生产过程组织原则。
3)根据顾客化大量生产对编制各级生产计划的要求。提出新的计划生成处理逻辑和功能模型,建立新的生产计划生成机制。针对现有MRPII/ERP等现行管理软件中BOM构建模式的不足,采用基于类的BOM(Genem—based BOM)或基于产品族的BoM(Family—based BoM)等方法,解决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产品结构数据的描述与管理问题。
4)在新的生产系统组织原则和生产计划制定方法基础上,研究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的生产过程控制模型。在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有效怫调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是达到用大量生产的效率生产出“一个一样”的顾客化产品的基本保证。通过建立分层递阶的生产控制系统,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代理制等理论和方法,建立智能型代理机制,其特点是系统构件可以灵活扩展而不用重新改变控制机制,增加代理或资源都不必打断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此适应顾客化大量生产环境下对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