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制造业和离散制造业的基本区别 一般来说,离散制造业以离散的子项单位来制造产品,而这些子项又是以离散单位采购来的。子项和产成品都有他们自己的不同形状。流程制造业(Process Manufacturing)则不同,它以不同的成分来制造产品,这些成分可能是液体,气体,或粉末,它们没有自己的固定形状,而是取容器的形状。产成品也可能取容器的形状。
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的基本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生产过程中增值的方法不同
离散制造业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和装配零件达到产品增值的目的。通常是所有的物料在制造过程开始时备齐。这个过程生成一个输出单位,亦即一个完整的子装配件或产成品。
流程制造业通过能源、设备、和其他资源来混合或分离各种成分并引起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生产的过程由多个步骤或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可以要求输入某些成分或资源,流程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是发散的,即在目标产品产出之前的每个阶段上都可以有多项产出,例如,联产品、副产品、废料,以及可循环使用的物料等等。如图1所示。

图1 多阶段生产的流程模型
联产品是两个或多个近似等值且一同产生的产品。通常,联产品之一被标识为生产过程的目标产品,而这种选择则经常是任意的。副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且有某些残留价值的产品。在鸡类加工厂中,鸡腿、鸡翅和鸡胸是联产品,而羽毛则是副产品。
具有联产品、副产品以及其他产出的复杂、多阶段的过程难以用离散ERP软件包中的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文件来描述。对于这样的过程,要求不同的数据结构。这个数据结构必须把物料清单(在流程工业中,通常称为公式或配方)和多阶段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这个数据结构必须能够表示与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相关联的投入和产出。
2)增加生产能力的灵活性
在离散制造业中,通常可有多种增加能力的方法。例如,雇用更多的工人,购买或租赁更多的机器,或把某些作业转包给外部供应商。由于这种灵活性,在ERP软件包中提供无限能力计划的功能,对于离散制造业是可以接受的。
与此不同的是,流程制造业必须在固定能力的限制下工作。除了建立另外的工厂,一个流程制造企业几乎没有办法来增加能力。从非常实际的意义上说,离散制造业出卖产品,而流程制造业出卖能力。因此,流程制造企业要求有限能力计划和排产功能来对其固定的能力的使用进行优化。例如,对一组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应有计算其最优调度序列的功能。
3)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的效能一致性
离散制造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采购件具有准确和一致的规格。因此,离散ERP软件包中的库存控制模块只需要按物理单位处理库房中物料的数量即可。
而流程制造企业则经常使用自然资源作为原材料,所使用的物料可能覆盖一个相当宽的规格范围,难以控制成分的一致性。对于食品和饮料工业尤其如此。因此,对于流程制造业来说,库存控制模块必须存储物料的物理单位和效能单位两种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物料的物理单位和效能单位

在表1中,批号A和批号B的物理单位同样多,但是,批号B的效能单位却比批号A多50千克(效能单位是效能百分比与物理单位量的乘积)。如果一个配方要求100个效能单位的物料,那么,仓库保管员可以提供500个物理单位的批号A物料,也可以提供400个物理单位的批号B物料。于是,库存分配逻辑必须考虑每批物料的效能,并告诉仓库保管员应当发放多少物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