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 2.1 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的特性
与离散性制造业相比较,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具有如下特性:
1)流程制造业是连续的流动生产,即一系列批量紧跟着加工,物料流经一系列阶段。其所有产品的工艺路线类似。在增值的计划过程中,流程和能力起决定作用。
2)流程制造业面向库存、根据预测组织产品的生产。
3)流程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呈阶段性,产品的结构呈发散性,在产品生产的任何阶段上都可以有能源、机械、以及原材料的投入,也可以有副产品、联产品以及中间形态产品的产出。
4)由于产品生产的阶段性,流程制造业采用流程队列(Process train)把流程结构描述为一系列阶段,阶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计划,阶段又可以由若干步骤组成。
5)流程制造业可以以排产计划作为授权生产的依据,而不必使用生产订单。
2.2 流程排产方法
排产的计算可以使用处理能力优先的排产过程或物料计划优先的排产过程。
处理能力优先的排产过程是指首先按照设备的处理能力排产,然后检查相应于排产的产出量是否在事先指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之内,如果突破了事先指定的范围,则对排产进行调整。
物料计划优先的排产过程在逻辑上类似于离散制造业的排产过程。首先作出物料需求计划,然后检查是否有和物料计划相匹配的足够的处理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则相应地调整物料计划。
可以使用向后排产、向前排产或混合排产方法为流程队列作排产计划。
2.3 流程制造业ERP系统功能特性
由于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的区别,它所需要的ERP功能也有很多不同:
1)与配方和流程相关的功能
(1)指定多阶段的生产流程,并把多项投入和产出与流程的每个阶段相连接的功能。
(2)将过程控制条件与生产流程相联系的功能。
(3)定义兼容性代码的功能,通过这种代码可以确定哪些产品可以存放在同一个容器内,或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而不必清洗存储罐或流程导管。
(4)为各项物料定义多个度量单位转换因子的功能。
2)与库存相关的功能
(1)批号跟踪的功能。例如把效能和批号相联系的功能。
(2)根据物料效能分配物料数量的功能。
(3)根据效能终止日期的早晚分配物料的功能。物料的效能常有一个终止日期,必须在这个日期之前使用这种物料。
(4)通过指定物料的可用日期来防止在一个特定日期之前使用某种物料的功能。在流程制造业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种物料在产出之后必须在某种条件下搁置一段时间才可以使用。这时,就必须为这种物料制定一个可用日期。
(5)为每项物料定义存储要求(温度,相对湿度等)的功能。
(6)为每个存储罐定义高度和物料数量转换的功能,以便于循环盘点。在流程制造业中,物料常装在存储罐内。在循环盘点过程中,测得罐中物料的高度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何把这个高度转换成为由物料的计量单位表示的数量,则需要另外的计算。特别是有时存储罐的截面大小上下不一致,所以这种转换功能很重要。
3)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功能
(1)计算由生产过程产出的副产品、联产品以及可循环使用物料价值的功能。
(2)计算由生产过程产出的废料的处理成本的功能。
4)与排产和能力计划相关的功能
(1)对于在同一生产线上产出的一组产品计算最优调度序列的功能,这个序列使得产品更换成本最小。
(2)围绕瓶颈资源进行有限能力排产的功能。
(3)根据流程导管的限制,确定批量的功能。
5)与销售订单处理相关的功能
在对客户订单进行承诺时,根据库存和能力二者进行可承诺量检查的能力。对于流程制造业来说,能力的限制比之离散制造业更为重要。
6)与生产报告和监控相关的功能
(1)实时控制数据收集接口功能,包括直接记录流程处理数据,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因为在流程制造业中,使用相同的原材料成分和相同的设备,由于温度、压力和处理时间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产品。
(2)库存“前冲”接收的能力,即虽然目标产品的生产过程尚未完成,但是可以根据某个生产阶段的完成,自动地接收这个阶段所产生的联产品和副产品入库的功能。
(3)跟踪流程各个阶段上所有产出的功能。
(4)分析流程产出量的能力,即在流程的各个阶段上把实际产出量和计划产出量进行对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