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生产计划对象必须便于人的控制 概括地说,产品的结构有如下三种类型:
1)A型结构
使用比较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形成数量不太多的产品。小的器具,如钉书器、圆珠笔、手表、台灯、电话机等都有这种产品结构。
2)V型结构
由比较少的原材料形成许多产品。例如,轧钢厂的原材料是钢锭,它的产品是各种各样的钢材;而在纺织厂,尼龙丝是上千种织物的主要成分。另一个例子是书籍的生产。出版商出版不同类型的书籍,每一本书所用的原材料都不多----纸张、油墨、封面;但是,作为产成品的书籍却是多种多样的。
3)X型结构
许多产品由一些半成品组合构成。汽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顶层是各种汽车;中间狭窄处是半成品,如发动机、底盘等。这些半成品的种类并不是很多,但是它们的组合数却是很大的,所以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汽车。底层是用于制造半成品的许许多多的零件。
依据上述原则,确定主生产计划对象的基本思想是把主生产计划的对象选在各种产品结构的“最狭窄处”。这样可以使得预测和计划的对象都比较少,因此便于控制,灵活性好,且库存投资比较小。
对于A型结构,主生产计划的对象是顶层的标准产品。库存投资包括从顶层到原材料的所有物料。
对于V型结构,如果把主生产计划选在底层,则意味着物料需求计划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为了从物料需求计划得到更多的帮助,则应当把主生产计划选在某个更高一些的层次上。这就需要分析产品结构,按所需资源的相似性,把中间产品分组,设法将其转换为某种形式的计时沙漏结构。
对于X型结构,“狭窄点”为主生产计划提供了有用的计划点。对于像汽车这样的产品,把顶层的产品作为主生产计划的对象的确是太困难了----将要有上百万的产品,它们是由可选项的不同组合得到的。这立刻引起两个问题。首先,这涉及到上百万的物料清单,要构造并维护如此多的物料清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没有物料清单,物料需求计划也就不能运行了。另外,对上百万的产品做出合理和可靠的预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把主生产计划的对象选为发动机、底盘等组件。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经看到,有时在产品之下的某个层次上做主生产计划是有意义的。有时,一个零件很贵重,或很难获得,或很难制造,则应当把它直接置于主生产计划的控制之下。
以上所讨论的是一般的原则。主生产计划可以对任何对公司业务有意义的对象来做,具体的选择最终依赖于公司打算如何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下所列都可以作为主生产计划的对象:
1)产品
2)子装配件
3)选项或可选特征
4)采购的零件
5)原材料
6)维修件或备用件
以上所讨论的主生产计划对象还只限于物料。物料只是公司生产的一项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同样重要的另一项资源就是能力。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主生产计划像应用于物料那样来应用于能力或关键资源。理解这一点,对于那些出卖能力的公司尤为重要。例如,制造建筑构件、水利设备或其他大型产品的公司属于这一类。在这样的公司中,要根据尚未消耗的机械设备能力来接受客户订单。当接到一份客户订单时,公司应当知道有多少剩余的能力,从而可以提供准确的产品完成日期并按照所承诺的日期准时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