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与措施 1. 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2. 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
(1)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2)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的五级设置或在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对其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对乡镇安办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3)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4)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5)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
3. 提升法制保障能力,强化执法力度。
(1)完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定。(2)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3)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
4. 夯实安全保障的硬件基础。
(1)制定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政策措施。(2)切实加大安全生产投入。(3)各级政府应对安全生产实行“两张票”制度,即
安全事故“否决票”和安全投入“优先票”。(4)尽快建立国家、区域、省、市、县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5. 强化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作用,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企业获利的前提条件。
6. 坚持科技兴安,加强安全科技研究和应用。
7.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执法监察队伍素质。(1)完善机构。(2)加强建设。(3)抓好培训。(4)强化职能。(5)依法行政。(6)强化制约。
8. 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建立安监部门、行业部门、新闻媒体、文化单位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扶持、引导和发展安全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编制出版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