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和方案。
1、对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的主要方面。
①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定职责。
②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③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情况应该依法报有关部门备案。④告知员工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要素
①总则部分,即将应急救援预案作概括性的说明。
②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场地、设备、人员、产品、材料等要素。
③制定预案的目的,基本原则,明确制定预案的依据和预案的管理要求。
④对本单位进行应急分析包括本单位危险源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周边的影响范围(影响半径距离),要确定所需要的应急资源,比如,周边的应急力量及应急物资的准备,应急力量的分布,应急信息的传递等。
⑤本单位的应急组织及权限划分,单位的应急队伍的建设,人员培训等。
⑥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在预案中必须编制。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报告,通讯,周边人员的疏散对安置伤员的救护,事故的抢险的措施、方法等要素,这些核心要素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需要在预案中详细列出完成各项功能的任务、流程,操作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做什么,由谁来做,怎么做,相互之间的联系措施等。
⑦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就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抢险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将现场恢复到基本稳定状态的工作阶段。
3、应急救援预案的支持附件
①单位危险源或危险部位分布图。
②应急机构,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图,通信联系表。
③上一级应急救援通信联系表。
④应急指挥图。
⑤应急设备、物资一览表。
⑥应急专家名录,通信表。
⑦应急物资设备各供应企业通讯表。
(二)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在应急演练工作做出了详细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时间,程序,内容做出详细演练方案,通过演练,拟达到检验、充实、修改预案的目的,达到检验、锻炼救援队伍的目的。达到检验救援程序,物资准备的目的,做到万无一失,一旦事故发生,启动预案,使救援工作有序、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